據(jù)英國《衛(wèi)報》10月12日報道,大英博物館當天正式發(fā)起題為“收集歷史”的月度講座,講述一些藏品流入該館的具體歷史語境。
今年初,藝術史學者普羅克特舉辦了名為“令人不安的藝術”巡游,力圖揭露英國收藏的許多世界文化珍寶的殖民主義淵源,其中,就包括大英博物館。
而大英博物館本周開始的講座活動,正是要回應普羅克特的批評。講座組織者、大英博物館亞洲展區(qū)負責人香薩利(Sushma Jansari)解釋說:“有各種歷史故事,而他們只強調殖民主義的一面,導致一些人頗為憤怒。而我們想做些平衡。我們很多藏品不是殖民得來的;歐洲人拿回來的這些東西,不是每件都是搶來的?!?
這位負責人說,很多人以為大英博物館不關心藏品的來源,但其實是誤解,有很多人在從事研究,“收藏過程是有各種復雜情況的?!彼e了個例子,有件藏品是一位東印度公司的將軍的,肯定有人會說“那肯定是搶來的”,但實際上那個人皈依了印度教,反對歐洲對印度實行基督教化。
不過,大英博物館的這番自辯難以服人。據(jù)《光明日報》2009年的報道,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(shù)據(jù)表明,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,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。
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,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,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件,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。
另據(jù)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,針對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《關于禁止和防止進出口文化財產(chǎn)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》公約,在2002年,倫敦的大英博物館、巴黎的盧浮宮、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過等18家西方著名博物館發(fā)表了所謂的“環(huán)球博物館價值”宣言,反對把包括戰(zhàn)爭中用掠奪等非正常手段獲得的文物和藝術品歸還給原屬國。